在30年碳達峰、60年碳中和背景下,鋼鐵行業如何實現碳減排是大家關注的焦點。
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表示脫碳化意味著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力:一是資源脫碳化,特別是合理使用廢鋼;二是能源脫碳化,少用或不用化石能源,轉而用電,特別是充分利用電網棄電;三是生產制造流程脫碳化,首先從建筑用長材的生產流程變革做起,合理布局城市周邊鋼廠;四是進出口貿易脫碳化,以稅收、配額等措施限制高碳負荷產品的出口總量。五是政策法規脫碳:分階段開征碳稅、分行業實施碳交易,出臺脫碳化負面清單,醞釀脫碳化立法;六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產業結構化優化,降低高耗能制造業、能源行業、交通運輸業的碳排放。同時,加強提高碳匯能力。
不過當前脫碳化技術仍存在瓶頸,要突破低碳工藝技術瓶頸,推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氫能在鋼鐵行業的應用。
據了解,氫能冶煉的原理是:將氫氣代替煤炭作為高爐的還原劑,以減少乃至避免鋼鐵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。在傳統的工藝流程中,需要在高爐中消耗300千克的焦炭和200千克的煤粉作為還原劑,才能生產出1噸生鐵。而在鋼鐵生產中,氫氣可作為鐵礦石的無排放還原劑,對氣候保護特別有益。氫氣燃燒的副產物只有水,并不產生有害氣體。它能以高能量密度的液體或氣體形式儲存和運輸,且用途廣泛。由于其多功能性,氫氣在向清潔、低碳能源系統的過渡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。
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、總工程師,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表示,實現綠氫制取、成本降低是這項技術應用突破的關鍵。應重點圍繞以高爐富氫(或純氫)冶煉和氣基豎爐富氫(或純氫)冶煉為主的技術路線,推動關鍵核心技術、工藝和裝備取得重大突破。